耙齿凌战役惨烈战况

大明星 2025-04-02 03:26www.198689.com大明星

耙齿凌战役的惨烈战况:图文纪实

耙齿凌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地区歼灭日军数量第二多的战役。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是烈士血洒热土的战场,如今已化作历史的记忆,并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那是1944年6月的一个深夜,如皋县的双岔北区委、区在暮色中转移驻地。而作者作为出纳会计,背负着重要的税款和,与众人一同警惕地查岗。当大雾弥漫的拂晓来临,枪声骤起,人们匆忙应战,与县警卫团一同撤退。

这场战役的触发,是栟茶日军的垂死挣扎。加藤中队长率领的日军及伪军,趁大雾掩袭我县警卫团。正当双方交火时,苏中的主力七团意外介入,一场遭遇战随之爆发。

七团的战士们与日军短兵相接,交锋,意志比拼。两个小时的激战后,除了少数敌人逃脱,大部分日军和伪军都被歼灭。这场战斗不仅震撼了当地,连江海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都详细报道了这场胜利。苏中的粟裕司令更是传令嘉奖。

战斗结束后,区里的领导和同志们靠近战场,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惨状。田间、河坎上都是日军的尸体,其中一人便是加藤。而在河底的芦柴丛中,还有一名日军丧命在民兵手中。这些日军长途行军时裤裆里都兜着一块白布。沿途,桥头上、河坡坟地里、码头边都是日伪军的尸体,也有许多新四军战士的遗体,其中不少是拼时牺牲的。

面对此情此景,区里的领导接受了打扫战场、掩埋烈士的任务。活捉的日军被带到七团指挥部。这些日军没有受到粗暴对待,反而被允许自由回答问题,有的人还会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甚至愿意向新四军行礼。据说,后来这批日本人加入了日本反战同盟,有的还和新四军一起劝降其他日本兵。

下午,部队处理好伤员后整队出发。群众纷纷送来慰劳品,老妈妈含泪感谢战士们的付出。当晚,区领导开会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反“扫荡”行动。果然不久后,日军数百人报复来袭,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在耙齿凌地区,敌人甚至挖槽沟处理找到的日伪军尸体,每个尸体上还放了一朵南瓜花以示侮辱。

这段历史既是残酷的战争记忆,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每一场战斗都是先烈们用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提醒我们永远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日军军官发出哀嚎,表达对逝去者的怀念之情。午后不久,他们神色黯淡地回到了栟茶、河口等军事据点。这场南通抗日反清乡斗争已经过去六十余载,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如今已是八九十岁高龄的长者。七团教导队的队长秦镜同志依然健在,如今居住在南京,已然走过了九十二个春秋。身为历史的传承者,我们的责任重大,要将那些亲身经历和目睹的事件记录下来,以此纪念英勇的前辈,启迪后人。

这场斗争是南通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那些为了国家、民族而英勇奋斗的前辈们,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尊敬。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反而让我们更加珍视和怀念那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们。

秦镜同志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的回忆和讲述具有极高的价值。他的讲述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后人的教育。我们应该倾听他的讲述,了解那段艰苦岁月中的英雄事迹,传承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共同铭记那段历史,怀念那些为国家、民族而英勇奋斗的前辈们。我们也要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些英雄的事迹,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