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不当作家,就去当妓女”,爱与欲的
岁月长河中的一抹浪漫与颓废:杜拉斯和她的时代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几乎每一位文艺青年都能背诵《情人》中的那句著名开头:“我已经老了,有一天,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这是王小波口中的无限沧桑的集中体现。在上世纪90年代,杜拉斯风靡一时,其影响波及了众多女作家,如林白、陈染,乃至后来的棉棉、卫慧和安妮宝贝等。她们的观念与创作都受到了杜拉斯的深远影响。
杜拉斯的魅力并非易近,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以其晦涩迷离著称。她的个性极端且鲜明,行事风格我行我素,这使得对她的评价总是爱恨交织。正如有人所说,她的读者也是经过选择的,喜欢的人会被她层出不穷的警句深深击中,从此无法自拔;而不喜欢的则会感到一头雾水,难以接近。
杜拉斯的人生经历也充满了戏剧性。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法学院,那时的生活充满了浪漫与放荡。她曾扬言:“如果不当作家,我就去当。”毕业后,杜拉斯进入法国殖民部工作,并与上司合作写了一本《法兰西帝国》,为法国的军队和殖民政策背书。但这本书后来被她视为年轻时犯下的错误。
在战争逼近的时刻,杜拉斯向已入伍的恋人罗伯特发出了一封求婚的电报。她非常欣赏罗伯特的学识和智慧,对他言听计从。两人结婚后,维持着一种松散自由的关系,各自有情人,互不干涉。杜拉斯对美男子马斯科罗一见钟情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她疯狂地爱上了他,与所有其他情人断绝关系。马斯科罗后来成为她唯一孩子的父亲。三人之间建立了乌托邦式的共生关系。二战期间,他们都参与了抵抗运动组织。多年后密特朗回忆说:“我们唯一的激情都倾注到了对真理的追寻上。”杜拉斯的家变成了志士们的藏身之所。她还擅长招待客人,做一手好菜,并为抵抗组织的成员提供隐秘的帮助。
杜拉斯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她对法共内的斯大林主义倾向不满,因公开批评和个人生活的腐化被开除出党。但她仍表示:“灵魂深处我仍然是一个员。”她与波伏娃的关系紧张,互相瞧不上眼。杜拉斯曾尝试在萨特主持的《现代》杂志上发表文章,但被粗暴拒绝。
杜拉斯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与戏剧性,她的作品也体现了这种生活态度:极端、鲜明、充满浪漫与颓废。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坚持追寻真理和自己的梦想。正如她在《情人》中所表达的那样:“我已经老了,但我依然热爱生活。”杜拉斯:一生纠结于爱与欲的传奇人物
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烈火中,杜拉斯与萨特、波伏娃并肩作战,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她不仅是一位坚定的斗士,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
1968年的五月风暴,仿佛将时间定格在那一刻。54岁的杜拉斯,在游行队伍中高呼口号,与大学生一同占领巴黎索邦大学。她的笔下,诞生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政治口号,她的行动,证明了她的决心。
杜拉斯的传奇人生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舞台。她的爱情生活同样充满了波折与纠葛。她的生命中有众多情人,经历了无数感情纠葛。但她对爱情的追求从未停止,她的作品也始终离不开爱情这个深刻的主题。
她曾经遇见了一个男人,那次相遇发生在她16岁的青春年华。那个男人成为了她终身难忘的情人。她的婚姻,她的友情,都与这个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生命里,充满了爱与欲的纠葛。
在她的一生中,有两个男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一个是美男子迪奥尼马斯科洛,他们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两人都深深地爱上了对方。命运弄人,这两个男人最终都离开了她。
直到她70岁时,她遇到了一个不到27岁的大学生,他成为了她的情人,陪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这段忘年之恋,仿佛是对她一生爱情生活的最好注解。
杜拉斯的传奇人生,充满了爱与欲的纠葛。她的作品《情人》,是她对爱情的最深刻诠释。爱要么是全部,要么就不存在。这就是杜拉斯的爱情哲学。
她的生命虽然充满了波折和痛苦,但她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因为,爱就是一切,或者什么都不是。
在杜拉斯的世界里,爱与欲的纠葛永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她的故事让我们思考爱的真谛,让我们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更多关于杜拉斯的故事,请关注奇技网,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位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