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演讲 用宇宙学重新定义“千克”
奇技网导读本文是奇技网小编整理关于"诺奖得主演讲 用宇宙学重新定义“千克”"的网络资料,下面让奇技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秘"诺奖得主演讲 用宇宙学重新定义“千克”"的真相。
克利钦在演讲
近日,上海科协大讲坛“对话诺奖大师——一米究竟有多长”在科学会堂举行,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德国马普学会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克劳斯·冯·克利钦为大学生听众做了精彩演讲。米、千克……这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单位,在克利钦看来都极富科学含量,需要科研人员孜孜以求地探索,方能得到其精确定义。
国际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包含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开尔文(热力学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和坎德拉(发光强度)。演讲中,克利钦重点介绍了“米”的定义变迁。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法国科学院提出一套新的十进制度量衡制度,以地球子午线的4000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命名为“米”。1799年,法国科研团队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铂质原器——铂杆,将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1米”。,实物定义是不可靠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国际计量大会最终将1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秒的距离。“光速是一个宇宙常量,用它来定义单位,最为可靠。”
克利钦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与“千克”定义有关。目前,千克是唯一一个仍然使用人工制品作定义的国际单位,1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这个原器存放在位于巴黎的国际计量局的保险柜里。能否用更靠谱的宇宙常量来定义“千克”?克利钦发现的量子霍尔效应给出了肯定回答。霍尔效应是指当固体导体放置在一个磁场内,且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的电荷载子受到洛伦兹力后偏向一边,继而产生电压的现象。作为霍尔效应的量子力学版本,量子霍尔效应让人们重新认识“电阻”,从1990年起,电阻单位“欧姆”的定义改由量子霍尔效应确定。克利钦指出,“千克”的定义也可以由量子霍尔效应确定,因为量子力学中的宇宙常量——普朗克常数与质量有一一对应关系。
2018年,国际计量大会将重新审定除米以外的另6个基本单位的定义。“希望能用宇宙常量重新定义‘千克’,使这个质量单位更精准。”
元宇宙
- 吉尼斯记录倒立(以倒立的方式四次登顶吉尼斯,
- 石寅新歌寒忆温暖上线,全新单曲聆听冬日的情
- 上海哪里配眼镜性价比高
- 崔心心新剧大胆挑战反差魅力,女版食堂老板娘
- 洛阳旅游龙潭大峡谷(洛阳龙潭大峡谷风景区介绍
- 吉尼斯记录晃圈(致敬奋斗者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
- 陈可辛笑刘伟强“很天真很傻”
- 古巨基新歌天空少年之歌激昂演唱_唤醒青春岁月
- ERP软件是什么 如何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 首尔江南区:热门地点还是时尚中心
- 二次元甜系少女石雪婧双剧联播精彩呈现新剧上
- 魔女的恋爱剧照 朴瑞俊醉酒街边开骂
- 李多海与朴有天的情感波折与挑战是什么
- 推荐16本类似《琴帝》的小说,与琴帝相似的玄幻
- 伊犁明天天气
- 斗鱼静宝宝去哪儿了斗鱼tv小胖静静珍珍都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