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地球”不好找,系外行星可能极其缺水
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比此前认为的要困难得多。多国天文学家24日说,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3颗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遥远行星,虽然确实找到了水,但贫乏程度“令人相当吃惊”。这一发现对现有行星形成理论提出严重挑战。
“基本上,这说明行星形成理论遇到了大麻烦,”领导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尼库·马杜苏丹说,“我们期盼着在这些行星中找到大量的水。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重新讨论巨行星尤其‘热木星’的形成与迁移模型,研究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热木星”是指大小与木星相当,但温度极高、运行轨道距其绕行恒星非常近的气态巨行星。最新研究的3颗行星距地球60至900光年,围绕着类似太阳的母星运转,表面温度介于815摄氏度到2200摄氏度,是典型的“热木星”,其大气被认为是寻找水蒸气的理想之地,但结果只有行星形成标准理论所预测水平的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几近干涸”。
这3颗行星分别代号为HD 209458b、HD 189733b和WASP-12b,其中第一颗接受了迄今对系外行星化学成分最高精度的测量,测到的大气水蒸气含量介于4到24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之间。马杜苏丹说“我们现在能以比以前大得多的确定性宣布,我们已经在系外行星找到了水。,其含量之低令人相当吃惊。”
马杜苏丹说,这一发现意味着,未来我们寻找潜在宜居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时,“可能得准备面临其含水量比预想低得多的情况”。
根据现有的行星形成理论,行星是在年轻恒星周围由氢、氦、冰和尘埃粒子组成的尘埃星盘中形成。这些粒子聚集在一起日益增大,直到在引力作用下形成一个固体核,继续吸引周围的尘埃和气体后形成巨大的行星。在这个过程中,行星大气的氧应该大体上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但马杜苏丹及其美国与加拿大的同行发现水蒸气含量极低,给这一理论“提出了许多问题”。
这一发现发表在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参与研究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德雷克·德明说“关于系外行星,我们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这一发现开启了研究行星和太阳系形成的新篇章。”
元宇宙
- 吉尼斯记录倒立(以倒立的方式四次登顶吉尼斯,
- 石寅新歌寒忆温暖上线,全新单曲聆听冬日的情
- 上海哪里配眼镜性价比高
- 崔心心新剧大胆挑战反差魅力,女版食堂老板娘
- 洛阳旅游龙潭大峡谷(洛阳龙潭大峡谷风景区介绍
- 吉尼斯记录晃圈(致敬奋斗者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
- 陈可辛笑刘伟强“很天真很傻”
- 古巨基新歌天空少年之歌激昂演唱_唤醒青春岁月
- ERP软件是什么 如何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 首尔江南区:热门地点还是时尚中心
- 二次元甜系少女石雪婧双剧联播精彩呈现新剧上
- 魔女的恋爱剧照 朴瑞俊醉酒街边开骂
- 李多海与朴有天的情感波折与挑战是什么
- 推荐16本类似《琴帝》的小说,与琴帝相似的玄幻
- 伊犁明天天气
- 斗鱼静宝宝去哪儿了斗鱼tv小胖静静珍珍都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