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装备大对比:国军与日军武器的差距在哪里
抗战期间,国军装备与日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是其在战场上屡屡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劣势并不体现在武器性能上,而在于武器的标准化和数量。而标准化之混乱与数量之缺乏,又体现出中日两国工业水平的巨大差距。抗战期间,装备中正式步枪和德式子弹盒的国军德械师士兵。
国民政府初建时,仅能生产步枪、弹药等简单武器,且质量低劣。1928年—1938年,国府在德国帮助下,才逐步实现了军工现代化。自德国所购武器,既有枪支火炮,也有通信器材。譬如,仅1935年,就从德国进口2厘米高射炮12门、3.7厘米高射机关炮6门、3.7厘米战防炮60门、探照灯9架、窃听器6架、钢盔9.5万顶,另有子弹、炮弹数千万发。与此,国民政府也没有忽视对武器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大举购买先进设备,建立研发机构和兵工厂。这些兵工厂主要仿制德式武器,包括国军制式装备“中正式步枪”和“24年式马克沁机关枪”,都是德国军工署提供的图纸和样板。
上面说到的这两种武器,在性能上并不次于日军。步枪方面,日本陆军主要装备的6.5毫米口径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精度好、射程远,但杀伤力差;而“中正式步枪”的优点就是威力大。至于重机枪,战时日军使用的7.7毫米口径“九二式”,耐寒性好,不过弹夹易卡壳;“24年式马克沁机关枪”除需用水冷却外,可靠性优于九二式。日本自制火炮的性能也不如使用的德、美产品。国军装备的武器不差,但数量严重不足。抗战前,国民政府着手整编20个师时,缺步枪1.2万支、轻机枪108挺、重机枪612挺、迫击炮120门。即使是装备最好的三个师,也各自仅有一个炮兵营。日军则火炮(山炮、野炮等)充足,一个师团的火力约是一个国军陆军师的4倍。二战时期,决定战场胜负的早已不是枪战,而是炮战。
国军装备的另一大问题是新旧杂陈,标准化混乱。如第69师,其装备的枪支中,有60%来自汉阳兵工厂、14%来自巩县兵工厂、10%为德国制造,还有16%的杂枪。由于枪械种类多,子弹供应不易。一旦一种子弹断绝,相应的枪械便失去作用。日军的枪械虽不占优势,但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使后勤保障更为容易。战争爆发后,随着武器大量消耗,国军装备更是捉襟见肘。从“七七事变”,至1938年12月,陆军损耗步枪31.1万枝,轻机关枪1.85万挺,迫击炮1300门,重机关枪4000挺,山、野、重炮660门,子弹7.2亿发,炮弹346万发,手榴弹730万颗。1937年—1938年,国民政府仅生产步枪12.3万,轻机关枪3600多挺、重机关枪700挺,迫击炮1700多门,子弹、炮弹更是缺口极大。而仅仅在1937年前三个月,日本生产的机枪就在3.75万挺奇技网以上。
落后的工业水平,严重制约了武器生产。国内兵工厂“一切必需之重金属木材以及硫酸、酒精诸宗,悉仰给自外来,所用机器,且多赖于外购。”东北沦陷后,甚至无法生产优质钢。如汉阳兵工厂,所用的枪管钢、炮筒钢、子弹钢等,皆需从德国采购,而无法就近使用汉阳铁厂的产品。战时德国、苏联与日本签约,停止对的武器、物资销售。美国开展对华援助后,因各种因素的限制,供应的武器也远远无法满足国军的需要。国民政府在武器供应上,陷入生产能力不足、外援数量有限的双重困境,抗战之艰难程度,亦可想而知。
斐迪南遇刺仅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战争的准备早已在进行中。
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欧洲霸权和分割殖民地的斗争中,已结成了两个互相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同盟。进入20世纪,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的叫嚣严重威胁着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德国修筑巴格达铁路的计划直接触犯了英国在西亚、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国在非洲的侵略计划和在南美的倾销政策也同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德国积极加强海军,力图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英德在殖民地、商业和军备等方面的斗争使两国的关系日益紧张。德国的强大,使欧洲的“均势”被打破,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调整对外关系。1902年1月,英国与日本签订同盟条约,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欧洲的竞争对手沙俄。,英国也在欧洲大陆寻找与它的宿敌法国接近。
战争爆发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德国不容法国独占摩洛哥。7月1日,德国炮舰豹号驶进摩洛哥的阿加的尔港,随之巡洋舰柏林号也出1914年摩洛哥海面,德法战争迫在眉睫。这时英国决定支持法国,并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英国不惜与德国一战。在英国的压力下,德国不得不同意与法国谈判。11月,双方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把法属刚果的一部分割给德国作为“补偿”。
摩洛哥危机尚未过去,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间又发生了战争。意大利早就蓄意侵略土耳其的北非属地的黎波里,决定趁英、德、法等国卷入摩洛哥危机时,染指的黎波里。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政府向土耳其发出通牒,抗议土耳其在的黎波里阻挠意大利的“企业活动”。土耳其拒绝接受这个无理通牒,意土战争随即爆发。
20000余意军先后在的黎波里登陆。意军装备精良,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了飞机,意大利舰队控制了沿岸港口,英国又不许土耳其援军通过埃及。这样,意大利打败了土耳其军队,但遭到了的黎波里阿拉伯人的顽强抵抗。战争一直延续到1912年巴尔干战争开始才结束,土耳其把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后来合称利比亚)割让给意大利。
元宇宙
- 吉尼斯记录倒立(以倒立的方式四次登顶吉尼斯,
- 石寅新歌寒忆温暖上线,全新单曲聆听冬日的情
- 上海哪里配眼镜性价比高
- 崔心心新剧大胆挑战反差魅力,女版食堂老板娘
- 洛阳旅游龙潭大峡谷(洛阳龙潭大峡谷风景区介绍
- 吉尼斯记录晃圈(致敬奋斗者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
- 陈可辛笑刘伟强“很天真很傻”
- 古巨基新歌天空少年之歌激昂演唱_唤醒青春岁月
- ERP软件是什么 如何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 首尔江南区:热门地点还是时尚中心
- 二次元甜系少女石雪婧双剧联播精彩呈现新剧上
- 魔女的恋爱剧照 朴瑞俊醉酒街边开骂
- 李多海与朴有天的情感波折与挑战是什么
- 推荐16本类似《琴帝》的小说,与琴帝相似的玄幻
- 伊犁明天天气
- 斗鱼静宝宝去哪儿了斗鱼tv小胖静静珍珍都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