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年前恐龙最后一餐的化石,保存完整
这是一个最近才被描述的恐龙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了1.8亿年前一只恐龙一餐的化石遗迹。这些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属于一只6米长的植食性恐龙,可以追溯到早侏罗纪。
这是一个最近才被描述的恐龙物种。对肠道内容物的分析显示,这种恐龙很可能未经咀嚼就“囫囵”地吞下食物,它们在远古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植物种子传播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种新的鸟臀目恐龙物种被命名为Isaberrysaura mollensis,其化石保存在阿根廷洛斯莫莱斯组(Los Molles Formation)的海洋-三角洲沉积物中。除了一块近乎完整的颅骨和大部分骨架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依然保存完整的肠道内容物。
许多行星此前都被认为太过寒冷、生命无法存活,但科学家如今表示,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图中蓝色区域为传统意义上的宜居带,红色为扩张后的宜居带。
尽管肠道本身已经腐烂消失,但苏铁和其他植物的种子以化石的形式存留了下来。研究人员称,这些化石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恐龙与其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恐龙在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生活了大约1.85亿年,与外界的物理环境和包括植物在内的其他生物有着紧密联系,”研究者在发表于《自然-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的文章中写道,“与现代生态系统一样,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生态联系。,对于植食性恐龙取食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部位,目前几乎都没有发现证据。”
对化石中肠道内容物的分析显示,植物种子已经完全矿化,即经过多年的沉淀,植物种子已经完全被坚硬的矿物质所取代。,从一些种子化石的外形看,它们似乎没有经过咀嚼就被恐龙吞进肚中。
“最大的那些化石种子都还保存着完整的种皮,表明它们是被囫囵吞下,没有经过咀嚼,”研究者在论文中写道。
“这一现象与Isaberrysaura mollensis上颌牙齿的形态相吻合,也类似一些现生的四足动物(比如大象和野猪类),后者也会不经咀嚼地取食苏铁的种子。”
研究者称,苏铁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物质,如苏铁苷,储存在茎干、叶片和种子中。,这些恐龙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很可能具有某些活性酶,可以分解这些有害的化合物。
苏铁等植物的种子被吃下之后,经过恐龙肠道微生物的处理,较厚、较硬的种子内核会被排泄出去。通过这种方式,Isaberrysaura mollensis很可能在植物种子的传播中扮演着“意想不到的角色”。
世界奇闻录
- 如何有效改善瘢痕畸形
- 谭维维学历多高谭维维是哪儿的人
- 中国十大品牌红木家具(红木家具品牌排行榜出炉
- 精神病人的思维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
- 演员谢祖武为什麼看来那麼年轻,整过容吗?有
- 如何成功把握点球,成为赛场上的关键先生
- 世界十大汽车香薰品牌(忍不住私藏的家居香薰品
- 世界十大坚果(洽洽食品上榜十大坚果品牌,理由
- 辛芷蕾发型需要烫吗辛芷蕾发型为什么火
- 热血三国战场:如何玩转战略攻略
- 平安众筹网的使用体验如何 是否值得信赖
- 如何拍摄自然生动的美人写真
- 京广中心大厦历史,北京最高楼排名?
- 旅游套票浙江(浙江旅游券)
- 孙如云徐艺洋黄子韬大胆玩转嘻哈风,接长发
- 陆川力撑王俊凯王俊凯主演749局,这部剧
- 脸部吸脂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如何 有什么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