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延边发现大量恐龙足迹
<br />
化石的研究者,中国
中外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发现了恐龙足迹群,这为我们研究东北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以及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石的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青年学者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授,晋州国立教育大学科学教育部金景洙(Kyung Soo Kim)教授,韩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科学保护部林鍾悳(Jong Deock Lim)主任等专家学者在《白垩纪研究》期刊上撰文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这个化石点的规模非常小,位于延边铜佛寺镇山郊公路一侧。”邢立达告诉记者,“这个化石点约20年前就已发现,是由日本学者发现的,但做的研究相对简单,我们展开新的探索后发现了大量新的足迹。”邢立达介绍说,此次的发现有巨大的鸭嘴龙类足迹,其完整尺寸推测可达55厘米,造迹者恐龙体长能达7米以上,是非常大型的恐龙。
与这些大型鸭嘴龙类恐龙生活在一起的还有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这些肉食性恐龙足迹大小差别较大,最大的足迹可达43厘米,最小的只有21厘米,前者造迹者的体型推断为约5至6米,后者造迹者的体型为前者的一半。所有这些足迹掺杂在一起,显得非常杂乱,“这表明该地区是肉食性恐龙经常出没的区域。”资深韩国恐龙足迹学家,金景洙教授表示。
此次在延边的恐龙足迹发现,不仅为复原该地区恐龙时代的面貌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还促进了不同区域恐龙动物群之间的对比。恐龙专家林鍾悳教授表示,中国和韩国代的恐龙足迹组合有所不同,韩国的白垩纪恐龙足迹群包括了鸟脚类,蜥脚类,三趾型和两趾型的兽脚类,翼龙和鸟类足迹等,相比之下,铜佛寺的足迹群显得比较单一。这可能是化石保存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受古环境限制而不利于一些小型的造迹者活动。
“在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这个区域很可能是一片湖泊的浅水边缘,”马丁·洛克利教授告诉记者,“大量恐龙在此戏水、捕食,是非常重要的恐龙足迹学证据,我期待未来还能发现更多的足迹化石。”
世界奇闻录
- 如何有效改善瘢痕畸形
- 谭维维学历多高谭维维是哪儿的人
- 中国十大品牌红木家具(红木家具品牌排行榜出炉
- 精神病人的思维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
- 演员谢祖武为什麼看来那麼年轻,整过容吗?有
- 如何成功把握点球,成为赛场上的关键先生
- 世界十大汽车香薰品牌(忍不住私藏的家居香薰品
- 世界十大坚果(洽洽食品上榜十大坚果品牌,理由
- 辛芷蕾发型需要烫吗辛芷蕾发型为什么火
- 热血三国战场:如何玩转战略攻略
- 平安众筹网的使用体验如何 是否值得信赖
- 如何拍摄自然生动的美人写真
- 京广中心大厦历史,北京最高楼排名?
- 旅游套票浙江(浙江旅游券)
- 孙如云徐艺洋黄子韬大胆玩转嘻哈风,接长发
- 陆川力撑王俊凯王俊凯主演749局,这部剧
- 脸部吸脂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如何 有什么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