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小盗龙见证大陆分离
孤独小盗龙
如果问哪类恐龙是晚白垩世的统治者,大部分古生物爱好者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霸王龙。这个答案只回答对了一半,因为在北半球的劳亚大陆,霸王龙科(Tyrannosauridae)恐龙确实是当地最主要的大型肉食恐龙,在南半球,占据统治地位的确实一类恐龙,古生物学家称为阿贝力龙超科(Abelisauroidea)。
美国加利福尼亚博物馆的A.A. Farke和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的J.J.W. Sertich在马达加斯加的新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鲜为人知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以及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在何时发生分离。
2007年到2010年,古生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最北部的Antsiranana进行挖掘,其中一些细小的化石引起了古生物学家A.A. Farke和J.J.W. Sertich的兴趣。这些化石仅包括部分颈椎、背椎和背肋,古生物学家根据其颈椎椎体前关节面、副突(parapophyses)、副凹(pleurocoel)和气孔形态推测其属于阿贝力龙超科恐龙。
A.A. Farke和J.J.W. Sertich将这种新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命名为孤独小盗龙(Dahalokely tokana),其名称来自于马达加斯加当地的土著语言。孤独小盗龙的属名Dahalokely意为“小型盗贼”,理由是其体长仅有3.5米,小于大部分阿贝力龙超科恐龙;而种名意为“孤独的”,则是指白垩纪的马达加斯加和其他大陆相距遥远,当地的恐龙是一群孤独的居民。孤独小盗龙发现以前,古生物学家对于马达加斯加的恐龙的主要认识来自于Maevarano组,这一地层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Maastrichtian期,而这一时期马达加斯加已经和印度分离,称为彻底的孤立的岛屿。
而孤独小盗龙则产于Ambolafotsy组,这一地层形成于9000万年前的Turonian期。地质学家认为马达加斯加和印度是在8800万年前分离的,孤独小盗龙可能不仅和马达加斯加,而且和印度的恐龙也存在演化上的联系。
虽然孤独小盗龙的化石具有马达加斯加恐龙和印度恐龙的特征,A.A. Farke和J.J.W. Sertich认为目前发现的孤独小盗龙化石还比较破碎,需要更多的化石才能最终确定孤独小盗龙的演化地位。
目前,这份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PLoS ONE》上
奇闻怪谈
- 东海旅游度假区无人岛(东海岛度假村)
- 朗诵吉尼斯记录(《地道战》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 演员王伟华个人资料电视剧徐晴,雅函的扮演者
- 申东浩竟然还有人不认识?
- 凤姐嫁入豪门背后的故事:公众如何看待这一话
- 汉口北批发城,商户与货源
- 即将期末考,初三数学卷考察哪些内容 如何高效
- 二人转演员于苗苗个人资料于苗苗的老公
- 如何保障希捷和西数硬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 萧敬腾拍MV见红挂彩 同门兄弟方大同为其量身打
- 柯受良吉尼斯记录(散尽家财为国争光,最后穷困
- TOP道歉!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两年
- 马国明唐诗咏拍拖断正如何看待汤洛雯先晒“
- 中国八大名菜,中国最好吃的八道美食(流传千年
- 演员张泽的老婆的个人资料?陈凯歌和陈红的个
- 郭德纲徒弟都有谁郭德纲大徒弟都是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