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独特风俗:
闽南地区,悬钟馗像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据传,唐明皇开元年间,自骊山讲武回宫后患上疟疾。一日,他梦中见到两个鬼影,一大一小,小鬼偷取杨贵妃的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狂奔。大鬼则捉住了小鬼,挖出其眼睛并吞食。明皇醒来后,疟疾痊愈。皇帝便命画工吴道子绘出钟馗捉鬼的画像,并下令在端午时家家户户都应张贴此像,以驱除邪魔。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挂艾叶和菖蒲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人们将艾叶悬于堂中,剪成虎形或用彩纸制成小虎,再贴上艾叶。妇女们争相佩戴,以驱邪避瘴。菖蒲则被制成剑形,插在门边或榻上,具有驱魔法效。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用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据说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长生。
赛龙舟的起源则与屈原有关。楚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这就是龙舟竞渡的起源。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屈原。龙舟竞赛不仅是为了驱散江中的鱼群,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更是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文化的传承。这一习俗在吴、越、楚等地尤为盛行。台湾的龙舟竞赛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现在每年五月五日都会举行。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为了防止鱼吃掉,人们开始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入江中,后来逐渐用粽叶包裹米饭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雄黄与酒混合后,具有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在长江流域的人家,这一习俗非常盛行。传说中的《白蛇传》故事也是以雄黄酒解蛇毒为背景。
在贵州地区,端午节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游百病。男女老幼都会去野外游玩,穿新衣,中午时分聚集在山上或树下,非常快乐。晚上回家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之为“游百病”及“洗百病”。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和葫芦也是历来的风俗。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各种形状,玲珑夺目。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端午节的风俗多样且富有寓意,融入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民的智慧结晶。
奇闻怪谈
- 东海旅游度假区无人岛(东海岛度假村)
- 朗诵吉尼斯记录(《地道战》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 演员王伟华个人资料电视剧徐晴,雅函的扮演者
- 申东浩竟然还有人不认识?
- 凤姐嫁入豪门背后的故事:公众如何看待这一话
- 汉口北批发城,商户与货源
- 即将期末考,初三数学卷考察哪些内容 如何高效
- 二人转演员于苗苗个人资料于苗苗的老公
- 如何保障希捷和西数硬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 萧敬腾拍MV见红挂彩 同门兄弟方大同为其量身打
- 柯受良吉尼斯记录(散尽家财为国争光,最后穷困
- TOP道歉!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两年
- 马国明唐诗咏拍拖断正如何看待汤洛雯先晒“
- 中国八大名菜,中国最好吃的八道美食(流传千年
- 演员张泽的老婆的个人资料?陈凯歌和陈红的个
- 郭德纲徒弟都有谁郭德纲大徒弟都是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