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直到20世纪还有人在树叶上写字
对于印度,我们知道恒河、神牛、宝莱坞,知道诗人泰戈尔、医生柯棣华,也知道他们的人口和软件产业,但除了这些符号化外,印度还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文明古国,他们在几千年前的文字和书写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直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的棕榈叶写本才慢慢消失?
12月15日,作为系列讲座的开端,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亚洲学会副主席Pierre-Sylvain FILLIOZAT教授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做了关于印度写本遗产的报告,之后的几天,还将由其和其夫人、法籍印度裔著名印度学家Vasundhara Kavali-FILLIOZAT带来三场有关印度古文献学的讲演。
古印度人对知识的崇敬
古印度的知识传授主要有三种方式:妙音天女神授、口头传授和写本传授。妙音天女是赐予各种智慧及文艺天分的本尊,凡学习或从事艺术、文学、书法、音乐、工巧、写作及辩论的人,修持此法门都会得到甚大的帮助,所以在印度、中国西藏,但凡学习梵文者,大多会修此法门以求学习顺利。而口头传授是早期印度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针对长篇文本,即便在写本出现之后仍然流行,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最初就是通过口头传授保存下来的。对于写本,许多印度人给予了无上的崇敬,婆罗门阶层和传统梵文家尤其如此。
“不仅如此,印度人对任何形式的文字都予以尊重,对那些与宗教相关的文字,更是恭敬,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演变成了宗教崇拜。”FILLIOZAT教授介绍道。
印度人对写本的崇拜。
如锡克教教徒对他们的宗教经典《本初经》展现出的崇拜。上图中,人物手拿棕榈叶,对放置在架上的写本进行膜拜。这幅图还显示了印度人对于写本保存方面的信息:印度写本不是保存在书架上的,而是悬挂在空气中予以保存,这样可以避免虫蛀。又如,印度人在读《罗摩衍那》要进行许多仪式,开始时要向这本书的写本或印本进行礼拜。在敬神的节日里,和神灵相关的文本会被放置在神像之前,一起接受诸如檀香壶、鲜花等供奉。在印度南部,如果一位婆罗门到另一位婆罗门家参加典礼,表达心意的方式是赠送《罗摩衍那》写本,这个风俗的直接结果是,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许多婆罗门家族的私家藏书里保存了不少《罗摩衍那》写本。
奇闻怪谈
- 东海旅游度假区无人岛(东海岛度假村)
- 朗诵吉尼斯记录(《地道战》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 演员王伟华个人资料电视剧徐晴,雅函的扮演者
- 申东浩竟然还有人不认识?
- 凤姐嫁入豪门背后的故事:公众如何看待这一话
- 汉口北批发城,商户与货源
- 即将期末考,初三数学卷考察哪些内容 如何高效
- 二人转演员于苗苗个人资料于苗苗的老公
- 如何保障希捷和西数硬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 萧敬腾拍MV见红挂彩 同门兄弟方大同为其量身打
- 柯受良吉尼斯记录(散尽家财为国争光,最后穷困
- TOP道歉!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两年
- 马国明唐诗咏拍拖断正如何看待汤洛雯先晒“
- 中国八大名菜,中国最好吃的八道美食(流传千年
- 演员张泽的老婆的个人资料?陈凯歌和陈红的个
- 郭德纲徒弟都有谁郭德纲大徒弟都是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