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元朝的大明超一流名将:将蒙古大军彻底赶

奇闻趣事 2023-11-19 10:58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蒙元统治98年之久,暴虐无道,倒行逆施,人民几乎活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农民子弟徐达挺身而出,作为大明的最强将领,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徐达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几乎没有败绩。更重要的是,他为人低调,绝不张扬,最终得以善终。

徐达是凤阳人,同朱元璋是儿时的熟人。他的家境和朱元璋差不多,都是贫寒的农民。

徐达身材魁梧,自幼习武,是个乡间的好男儿。当时天下早已大乱,官逼民反,红巾四起。

为什么元朝会被推翻?

说白了就是他们统治根本没入门。

元朝立国98年,直到灭亡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成功管理过,到处都是乌烟瘴气。

一般认为,蒙古人本来是游牧民族,对于汉文化并不了解,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他们消灭南宋以后,建立了一套综合游牧和农耕的制度,不伦不类,最终导致国家破产。。

这套制度虽然同唐宋中央集权制度有些相似,但仍然有浓厚的游牧民族野蛮、奴役的风格。

可以这么说,除了南北朝、五代十国这种战乱时期,元代的统治就是最差的,还不如满清。

元朝失败政策,主要表现为民族压迫、官僚制度奇烂、不顾人民死活。

大家都知道元代的国民分为四等。虽然没有公开的官文确定分为四等,实际上蒙古人就是这么做的(如果仅仅因没有官文来否定实际上的元代分为四等人,属于违背历史的故意曲解。说通俗点就是强词夺理,胡搅蛮缠)。

最高等的统治阶层为蒙古人;第二等级为蒙古人的手下西域色目人(色目人最终成为数量庞大的回族。在元代之前,穆斯林根本没有成为大的族群。);第三等级为蒙古人较早征服的汉人,北方汉族、契丹人、女真人;第四等级为蒙古人征服的南宋南人,基本都是汉族。

《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只需要打板子;而汉人杀死蒙古人,则要判处死刑。

实际判决上,即便打伤蒙古人,汉人往往也是直接被处死。

《通制条格》写的就更好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只能去官府告状。如果汉人敢于还手,就要严刑处罚。

谁都知道,官府的老爷都是世袭的蒙古人或者色目人,这种告状怎么可能成功。

显然,在元朝统治下,汉人连基本的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其他也就不用说了。

至于所谓的蒙古人初夜权,学术上目前还有争论。

抛去初夜权不谈,蒙古人和色目人对于汉人民女的霸占,还是无处不在的。

很多元代的资料认为蒙古人和色目人非常淫恶,欺男霸女,公开宣淫,毫无廉耻。

自然,这并非单纯针对汉人。

今天的基因研究表明,从俄罗斯到中东,都发现了大量蒙古人的基因。

俄国学者甚至认为每7个俄罗斯人之中,至少就有1个人具有蒙古人的血统。

唯一的解释是,蒙古人当年西征的时候,掠夺大量当地的妇女作为玩物。

民族压迫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官僚制度的混乱。

只说一个事情。

元代1339年,河南省小吏范孟端,不满于长期不能升官又被上级打压,决定胡搞一通寻死。

11月,范孟端让好友伪装成大首都的密使,在他值班期间假传圣旨。

随后,范孟端借口执行朝廷命令,将因政府宴席喝的烂醉的月鲁帖木儿等河南省省委班子主要领导全部召集起来,随后下令奉旨将他们处决。

范孟端雇佣的几个流氓一拥而上,将这些官员用铁锤砸死。至死,这群糊涂虫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根本不敢抵抗。

随后,范孟端竟然自称奉旨担任河南都元帅,统领河南军政。范孟端下令将河南所有行政大权收归自己的控制,全省戒严,封闭黄河主航线,切断帝国南北交通,10万大军随时待命听从他的指挥。

让人震惊的是,这种拙劣手段竟然没有人识破,或者没有人愿意去识破,范孟端瞬间成为河南的唯一领袖。

如果范孟端有野心,他就可以拉杆子起兵,成为河南王了。

谁知道,此人不过是闹事寻死,报复上级而已,也没有什么欲望。一次酒后失言中,被朋友冯二舍知道了内幕,范孟端这才垮台被杀。

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吏,用儿童过家家的手段,将元朝整个河南省军政机构耍的团团转,这也是千古奇闻了。

可见元代的政府机构的无能和荒谬。

官吏唯一的目的就为压榨人民捞钱,根本没有人正经做事。

所谓无官不贪,《明史》记载元代第八任大汗整顿官吏时,竟然一次撤职18000个贪官。

到了元朝中后期,除了中央少数职务以外,几乎所有官职都可以出钱购买。买官者就任以后,为了收回本钱就变本加厉的贪污。

至于不顾人民死活,可以说从元朝建立者忽必烈开始就是如此。

宋末的大战中,从南到北被破坏严重。以北方,也就是原来的金国地区为例。

1207年人口有800多万户,约四千万人口。到了元太宗窝阔台8年仅剩110多万户,锐减百分之八十五之多。

南宋地区,人口减少也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人口损失如此严重,可以想象国家的可怕现状。

北方由于连连征战,早已十室九空,村庄成为一片废墟。

这种情况下,理应和平发展,修养生息。

忽必烈时代,连续进行大规模对外战争,远征日本、远征越南、远征缅甸、远征印尼,花费无数金钱,几乎都没有胜利。

巨额军费转为可怕的税收,加上强行征集民夫从事战争,到处民不聊生。

蒙古人并不关心汉人的死活,不然也不会有元朝丞相蔑儿吉伯颜杀光汉人5大姓氏的提议。

自元朝建立以后,汉人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

至元二十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至元二十六年更增至四百余起。

到了元朝末年,所有情况只有更坏。

1344年距离元朝灭亡24年,黄河出现了最大规模的决堤,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瞬间成为地狱。

元顺帝昏庸无能,沉溺于酒色,根本没兴趣救灾。

灾区汉人见横竖是死,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元顺帝无奈将大权交给丞相脱脱,试图这个还算有能力的老臣挽回大局。

可惜脱脱志大才疏,做事激进,的币制改革导致全国经济崩溃,人民更是没有活路。

,脱脱命令贾鲁治理黄河,强行征集20万民夫。

这些民夫被迫离开随时可能饿死的家人,在蒙古人的皮鞭下做苦工,病死累死者不计其数。

终于,挑动黄河天下反,民夫缠上红巾,红巾军由此出现。

朱元璋投身红巾军领袖之一的郭子兴麾下,逐步形成自己的实力。

后朱元璋奉命征兵,22岁的徐达被他正式招募,开始了军旅生涯。

朱元璋以特有的伯乐眼光,认定徐达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给予重用。

说起来很有意思。

朱元璋雄才伟略,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明君。

,朱元璋和徐达非常谈得来,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大体来说,朱元璋的想法大部分和徐达相似,可见徐达也是超级人才。

任何交给他的任务,徐达都是几乎完美的完成,才能极为出色。

除了能力以外,朱元璋非常喜欢徐达沉静内敛的性格和低调的作风。

朱元璋和徐达合作,不亚于刘备和诸葛亮。

,他们的领袖郭子兴却不能成大事。

到了1354年,朱元璋认为郭子兴刚愎自用、目光短浅,迟早会灭亡。他带着徐达、汤河等24将离开郭子兴,先占定远再攻滁州,开始自立门户。

1355年,因郭子兴抓走同属红巾军的孙德崖,导致朱元璋被孙德崖部下扣留,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徐达挺身而出,愿意取代朱元璋作为人质,最终解决了这个危机。

因为徐达舍身相救,朱元璋对他更是极度信任,委以重任。

由此,徐达成为第二号任务。

徐达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他领兵大杀四方,无人能敌。

1356年,徐达大军攻破南京,朱元璋以此作为根据地核心,自称吴国公,形成割据势力。

需要说明的是,朱元璋实力并不强,四面都是强敌。北方是元军,东面是张士诚,西面是陈友谅,南面还有方国珍、陈友定。

元军、张士诚、陈友谅的实力均强于朱元璋,地盘也要大得多。

在徐达出色的战略远见下,朱元璋终于决定先同最强的陈友谅决战。

陈友谅拥兵60万,朱元璋只有20万。

激战3年,徐达带兵连战连胜,最终在1363年鄱阳湖决战打败陈友谅。

随后,徐达又苦战3年击败强敌张士诚。

陈友谅、张士诚被消灭后,实力较弱的方国珍、陈友定先后溃败。

1368年1月,朱元璋登基建立大明,徐达就是头号功臣。

至此,大明已经占据黄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和元军南北对峙。

此时双方地盘差不多,北方人口较少,经济也较差,但元军总数也有50万奇技网以上,还是完全能够一战的。

不过,朱元璋和徐达认为占领北方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90年的时间,强悍的蒙古大军早已不复存在。

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腐化速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料。

元朝建立以来,蒙古军事制度有所改变,分为中央禁军和地方部队。

拱卫首都大都的为蒙古人组成的怯薛军,就是由汉人和其他民族组成的武卫军。

这两支军队统称为中央禁军。

这些部队的待遇丰厚,只需要驻扎在大都附近不太可能参战。

既然有好日子可以过,谁还愿意去拼命?

精锐的怯薛军迅速腐化,沦为有国家编制的闲人。

官兵为了得到这个世袭的职务,往往费劲心思行贿。有了编制以后,他们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就是不愿意打仗,最终沦为八旗子弟那种饭桶。

所谓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怯薛军,在元末竟然有很多人不会骑马。

红巾起义时期,中央禁军总数高达30万,却没有什么战斗力,倒是成为朝廷皇族和权臣之间政治斗争的工具。

中央禁军有着很多搞笑战例,比如最初和红巾军的交手。

元朝派出了禁军实力最牛逼的阿速军,这是6000所谓精锐色目骑兵组成的部队。

卷发碧眼的阿速军,曾经是最精锐的部队,纵横腹地无人能敌。

,此时的6000色目骑兵多年没有作战,士兵生活安逸富足,谁愿意玩命?

相反,红巾军一旦失败就会因叛逆五马分尸,家人还要连坐,只能拼着性命去杀。

刚见到刘福通杀气腾腾的红巾军,色目骑兵就吓尿了裤子。

主帅赫厮发现红巾军不顾性命的杀过来,根本不敢应战。

他骑马转头就跑,嘴里还大喊阿卜,阿卜(快跑!快跑!)。

由此,6000色目骑兵不战自溃,赫厮在上蔡被追兵杀死。

因元朝禁军无能,刘福通在4个月内就占领河南南部和安徽西部大片地区,部队增加到10万奇技网以上。

元朝地方的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探马赤军。

这是以蒙古人为核心,编组大量其他民族精锐士兵的军队,平时用于镇守帝国的各省,镇压地方民变。

搞笑的是,探马赤军腐化速度并不亚于怯薛军。

驻扎在各地的探马赤军从游牧转为农耕,迅速汉化。

既然靠种地就可以养活全家,生活安逸,又何必像以前一样四处拼命,刀口上讨生活呢?

探马赤军战斗力急速下降,和周围的汉人农夫没有什么区别了。

到了元末,探马赤军也几乎不能作战。

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曾击中3万探马赤军,在沙河一线对付红巾军。

谁知道,红巾军还仅仅派了小股部队夜间骚扰,探马赤军就全军大乱。

该军官兵长久不作战,和普通农民军区别不大。官兵误以为红巾军主力趁夜色杀来,军营震动,全军无故奔逃。

需要说明的是,主帅也先帖木儿跑的比其他人都快。

第二天,红巾军惊讶的发现当面3万探马赤军不见踪影,丢下堆积如山的辎重。也先帖木儿在后方收拢残部,仅剩数千人。

至于征服金国和南宋时期,临时收编的庞大新附军(多是汉人),早被忽必烈借刀杀人,在对外战争中几乎消耗殆尽了。

到了红巾四起的时代,奇技网以上三支朝廷军队战斗力低下。

曾有面对南京附近数十名悍匪,近万朝廷官兵竟被击败的战例。

于是,一支新式的军队就出现了,这就是乾讨虏军。这支军队是地方豪强私人雇佣军,不需要朝廷供给,同三国时期刘备的军队没有不同。

乾讨虏军半军半匪,除了打仗以外,抢劫、奸淫、绑架、杀人、放火都是常事,人民对其切齿痛恨。

朝廷军队的衰败,乾讨虏军竟然成为元末的重要武装力量,成为各军头手中的王牌。

后来明军最大的敌人王保保和他的义父察罕帖木儿,最初就是这种乾讨虏军出身。

身为探马赤军后裔的察罕帖木儿聚集几百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最终成为元朝的支柱,真是笑话。

不过,乾讨虏军却有颇强的战斗力,不可小视。

元朝部队战斗力也不算很弱,最夸张是时刻处于内讧中。

蒙古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皇帝多是形式上的存在。

蒙古实力派军阀为了争夺利益,必然会拼死火拼,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就在朱元璋和徐达崛起的时候,元顺帝和皇太子正在夺权。

他们分裂由元朝两大实力派军阀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的支持。

支持元顺帝的孛罗帖木儿,同支持皇太子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从1363年开始激战多年,本质就是为了抢地盘。

双方多次有过各出兵10万的大战,互有胜负。

最终1365年孛罗帖木儿因功高震主(强行要求娶公主为妻),被自己的主子元顺帝派人刺杀,才结束了这场火拼。

没多久,皇太子又和盟友王保保发生新的火拼。

在频繁的内讧中,元帝国残余力量也消耗殆尽。

在徐达北伐之前,元帝国很多地区被军阀控制。

实力最强的王保保拥兵10多万盘踞山西,军阀张思道、李思齐联合10多万大军盘踞陕西,只有山东、河南和河北基本在元顺帝直接控制下。

也就是说,元朝自己四分五裂,军阀各怀鬼胎,这是消灭他们的绝好机会。

1367年11月,朱元璋下令出兵25万北伐。

没有争议,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

朱元璋麾下猛将众多,为什么任命徐达为主帅呢?

朱元璋自己说的很好徐达才是真正的大将之才,常遇春虽战功卓著,擅长具体作战但大局观较差。

徐达判断局势,提出正确的战略先占领山东,斩断元军右臂,再打河南,封锁潼关阻挡元朝西北的元军,围攻大都所在的河北。

,徐达和朱元璋非常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

此次北伐,他们制定了绝不扰民的原则不杀人,不抢夺,不毁房,不损农具,不杀耕牛,不抢人子女。

由此,明军所到之处,民众非常欢迎,北伐想不成功都难。

11月,徐达大军从江苏出发,对付盘踞鲁南的元将王宣、王信父子。

元将王宣、王信父子是狡诈的军阀,一面谎称投降,一面聚集主力顽抗。

徐达没有被他们迷惑,果断出兵击溃王家父子,杀死王宣,王信逃走。

第一战完胜。

王宣、王信父子的惨败后,鲁南其他元将闻风投降。

当月徐达攻入鲁中,和青州元将普颜不花决战。

普颜不花是元军少有的悍将之一,曾多次击败农民军。

此次普颜不花的上万大军,在徐达猛攻下仅仅坚持了几日。

城破以后,徐达的部队光是抓俘虏就抓了1万多人,普颜不花也被斩杀。

普颜不花死后,山东元军更是没有斗志。

12月,徐达大军攻克济宁,元将陈秉逃走。接着击破元将多尔济,占领济南。

搞笑的是,在徐达打破山东元军时,元军主力还在内讧。

元朝皇太子爱猷识礼达腊带着大军,围攻盘踞山西的前盟友王保保,战斗非常激烈。

朝中终究有几个大臣明白事理,纷纷劝告太子爱猷识礼达腊不要继续攻打王保保。

王保保虽是军阀,毕竟是蒙古人,也没有公开反叛。而这边徐达的大军势如破竹,目标是元朝首都大都,这才是大敌。

太子爱猷识礼达腊根本不予理会,全力围攻王保保,直到徐达大军杀入河南直逼河北,他才被迫停手。

元朝不亡国,真没有道理。

元惠帝见山东危机,紧急命令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救援。

这些将领畏惧徐达,按兵不动。

1368年3月,仅仅4个月内,徐达基本占领整个山东,俘虏元军3万多人。

攻略山东期间,徐达用兵得法,部队势如破竹,没有一场败仗。

徐达打的太出色,连朱元璋都怕他过于骄傲。

朱元璋对徐达的书信写到胜利太多,就会骄傲。请将军自勉。

平定山东以后,徐达立即闪击河南。

徐达大军锐不可当,迅速攻克重镇开封,元将李克彝弃城逃往洛阳,不敢迎战。

4月,徐达大军逼近洛阳,准备同河南最强军阀元将脱因帖木儿(王保保的弟弟)决战。

脱因帖木儿孤注一掷,集中5万大军,在洛水和徐达对决。

老辣的徐达迅速发现,脱因帖木儿布阵有漏洞,侧后军力空虚。

徐达果断抓住战机,命令常遇春立即从侧翼突破。

常遇春亲自率领骑兵,冲入蒙古军队阵营。

当时历史记载,蒙古骑兵见有明军骑兵杀入,紧急使用主力围攻。

混战期间,常遇春数骑同20名蒙古骑兵遭遇。常遇春毫不示弱,一箭射倒蒙古军官,随后带着几个部下持长矛冲锋。

19个蒙古骑兵见常遇春如此勇敢,肝胆俱裂,急忙转头逃走。

将军尚且如此勇敢,普通士兵自然勇气百倍,奋力砍杀。

面对明军的乘虚猛攻,战斗力不强的元军很快阵脚大乱。士兵四散奔跑50里,骑兵践踏自己的步兵,死者不计其数。

脱因帖木儿控制不住部下,慌忙率残部逃亡陕县。

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王保保的外祖父)无可奈何,开城投降。

河南境内的洛阳、开封两大重镇丢失,最大军阀脱因帖木儿惨败。

河南其它元军将领更无斗志,纷纷投降。

至此,仅仅3个月时间,河南大部被徐达攻占。

同月,徐达主力攻破潼关。陕甘军阀李思齐、张思道根本不敢和徐达交战,分别率兵西逃凤翔、鄜城(今陕西洛川境内)。

由此,徐达封锁了西北元军可能的支援路线。

至此河北的元大都门户洞开,无兵可用,危在旦夕。

1368年7月,徐达大军北上,一路摧枯拉朽,顺利攻陷河北通州,8月包围大都。

7月,元顺帝见势不妙,早已带着妻儿,仓皇逃离大都,逃往蒙古草原。

顺帝一路上如惊弓之鸟,连山峰塌方都以为是明军到来。

徐达大军攻入大都,并没有遭遇几十万却薛军和其他禁军的拦阻。

仅有一小队蒙古骑兵,对徐达的部队做了类似自杀式的攻击,全部被消灭。

抵抗过于轻微,连徐达都怀疑是不是蒙古人在设伏,或者准备进行巷战。

徐达大军进入大都以后,并没有任何巷战发生。

能逃的蒙古权贵都已经没有踪影,这剩下一些七老八十无法移动的老人。

由此,在徐达的猛击下,短短半年多内,曾经强大的元朝灭亡。

由此,恢复汉人统治,结束了异族王朝。

元朝灭亡,但元朝大将王保保仍然拥兵10多万占据山西,是徐达最大的敌人。

得知徐达占领大都后,王保保终于感到唇亡齿寒。

他决定趁着徐达立足未闻,集中主力东进,在大都和明军决战。

徐达很快得到情报,认为王保保并不容易对付。

他手下的军队颇有战斗力,还有约4万多骑兵。

如果在地形平坦的大都(北京)附近决战,徐达未必能够大胜王保保。

听取刘伯温的计策后,徐达决定围魏救赵,直接出兵猛攻王保保后方重镇太原。

王保保听说太原危急,急忙将4万骑兵调头返回。

这样一折腾,王保保大军连续急行军,非常疲劳,士气低落。

等到王保保主力赶到太原城下,徐达以逸待劳,已经胜了八成。

当晚,徐达不等王保保修整,出兵夜袭。

此战是关键战役,意义极为重大。

徐达身先士卒,亲率主力猛击王保保军营。

明军士气鼎盛,以一当十,杀得王保保大军溃不成军。

遭遇夜袭以后,王保保见大局不可收拾,连衣甲都来不及穿。他光脚跳上一匹马,在十几名卫兵掩护下逃走。

太原一战,王保保10万主力被歼灭4万多人,全军退出山西。

,王保保不是泛泛之辈,他不会甘心失败。

收罗其他援军残部兵力后,王保保卷土重来,集中9万大军全力猛攻甘肃兰州。

徐达判断形势,认为必须同王保保决战,歼灭他的有生力量,消灭这个最大的敌人。

在兰州城下,徐达和王保保进行了北伐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力会战。

双方开始激战数日,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徐达判断王保保的部队长驱赶来,久战不克就会动摇,下令总攻。

自北伐开始,由于徐达用兵如神,明军几乎没有败绩。面对手下败将王保保,明军士气旺盛,志在必得。

最终,在主力大决战中,明军四面出击,骑兵步兵配合,杀得王保保部队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王保保主力被歼灭8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他只带着几十名卫兵逃走。

明军骑兵尾随追击,王保保逃到黄河边后来不及寻找渡船,用几根木头仓促做成简易木筏,冒死渡河逃走。

由此,王保保的本钱几乎拼光,只得北上投靠元顺帝去了。

打垮最大敌人王保保以后,徐达开始肃清西北的残敌。

1369年,徐达西渡黄河,猛击西北元军。

军阀张思道被击溃后逃亡,实力最强的军阀李思齐全军投降。

由此陕西、甘肃大体平定,元军残余实力都被扫清。

长城以南大局已定,元军已经不成气候。

不过,威胁还是存在的。

元顺帝北逃以后,仍然盘踞在今天内蒙古地区,收拢残部十多万人,不断南下骚扰到长城一线。

看来,必须将北元彻底打垮。

1370年,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北上讨伐北元。

4月徐达痛击元将库库。库库部队在重击下溃散,库库自己带着几个卫兵逃走。

5月,元顺帝惊慌中病死。

徐大大军长驱直入,擒获顺帝嫡子买的里八剌及诸王将相数百人。

顺帝太子爱猷识礼达腊,带着亲信数十骑逃走。

元军大败,仅仅兴州(今河北滦平)一地,被俘元军就有3万多人。

大军胜利而回,朱元璋非常高兴,封徐达为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此战以后,北元的元气大伤,还还有一定实力。

2年后1372年,太子爱猷识礼达腊、库库、王保保结盟,出动十多万大军盘踞和林,开始威胁长城边境。

徐达奉命北伐,出兵15万,分三路出击。

此次作战并不顺利,打了个败仗。

被徐达打败无数次的王保保,终于学乖了。

徐达亲自率领中路大军在连续两次击败元军主力后,王保保主动向北方有序撤退。

在土剌河(今外蒙古图勒河)地区,明军已经前进1000多公里,人困马乏,粮草不济。

此时王保保联合元将贺宗哲,使用全部主力猛攻。

敌众我寡,中路明军措手不及,中了伏击,伤亡万人。

幸亏徐达身经百战,虽败不乱,收拢败军后退回长城一线。

此战是徐达一生较大的失败,也是王保保对徐达几乎唯一的胜仗。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不能挽救北元的命运。

随后明军又多次出击,1388年蓝玉15万人北伐击溃北元,俘虏北元皇帝乌萨哈尔汗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

北元遭受重创后基本崩溃,麾下部落纷纷独立。

同年,北元皇帝乌萨哈尔汗和长子全部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北元彻底灭亡。

大家记住,元朝是被大明彻底消灭的。

至此,蒙古残部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股力量,开始和大明长期对峙。

徐达一次出征是1381年,率部击溃元将朵儿不花南下骚扰的部队。朵儿不花听说徐达来了,吓得不战而逃。徐达一直追击到灰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南),重创朵儿不花的部队,才班师回朝。

此时徐达已经50岁高龄,戎马接近30年,患有很多慢性病,身体很差,难以继续作战了。

1383年,朱元璋让52岁的徐达回到南京养病,赐给他大功坊府邸居住,以表彰徐达的大功。

对于徐达,朱元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受命率军出征,取得胜利凯旋归来,一贯不骄不傲,女色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正无私,像日月行天一样光明磊落,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啊!

此时精明的徐达早已得知胡惟庸被诛杀,想法设法消除朱元璋的怀疑。

徐达交出所有兵权,也推掉了其他一切职务。

年轻时期,徐达和朱元璋朋友相交,关系亲密。

此刻,徐达再也不敢以朋友自居,对朱元璋非常恭敬。

一次和朱元璋饮酒后,徐达酒醉。朱元璋让人将徐达,扶到自己的龙床上安睡。

徐达酒醒后立即下床,高喊死罪,死罪!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的背疽发作。

朱元璋让全国名医为徐达会诊,病情稍微好些。次年二月(1385年),徐达病情加重后去世,享年54岁。

很多人说徐达的死亡是被朱元璋暗害,今天看来并没有依据。

古代的背疽,多是严重的皮肤感染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的并发症。

现在看来,徐达可能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才出现皮肤长期溃烂。既然已经到了皮肤溃烂久治不愈的地步,就说明糖尿病的并发症已经危及生命了。

在没有胰岛素的当年,这种病是无法治疗的,死亡是必然的。

如果是朱元璋下毒害死徐达,怎么可能让徐达患病近2年时间呢?吃了毒药有可能2年才死?

至于有人说背疽患者吃鹅肉就会死,朱元璋就故意赐给一只烧鹅。

于是徐达含泪吃下,第二天就死了。

这并没有任何科学道理,是坊间谣言。

西医认为鹅肉和其他肉类没有不同,绝对不可能吃死人的。

徐达当时已经年老多病,又交出了所有的权力,朱元璋没有再下毒手的必要。

其实,就公爵一级来说。朱元璋封了10个公爵,包括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郑国公常茂、颖国公傅有德、宋国公冯胜、黔国公沐英。其中只有李善长、冯胜、傅有德被杀,其他7人都是善终,可见大部分人还是受到朱元璋的善待。

说来说去,徐达是善终的,这非常不容易。

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

,朱元璋非常照顾徐达的子女。

徐达的4个女儿均为朱元璋儿媳,其中长女还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

至于徐达3个儿子都世袭了爵位,至少在朱元璋时代是享尽荣华富贵。

徐达是相当低调的超一流名将,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

作为普通农民青年,徐达花费12年时间成为明军的最高统帅,唯一的原因是他具有超强能力。

在消灭元朝的北伐战争中,徐达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他前后消灭几十万元军,击败众多强敌,几乎没有败仗。

最终,徐达将蒙古人一劳永逸的赶回了大漠。从此以后,蒙古人再也不可能征服中原。

徐达也终结了蒙元近百年的暴政,让各族人民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

自然,汉人也不用再沦为三等和四等的奴隶了,恢复成为人了!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未闻以夷狄居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之民,天必命我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之耻,尔民等其体之。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奇技网以上就是消灭元朝的大明超一流名将将蒙古大军彻底赶出中原的徐达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