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女子施剑翘枪杀大军阀孙传芳最终被特赦

奇闻趣事 2023-11-19 10:57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1935年11月13日,施从滨之女施剑翘,于天津居士林佛堂,向已退隐的前北洋军阀孙传芳连开三枪,将其击毙。事毕,施剑翘散发传单,向在场之人高呼“大家不要害怕,我是为父报仇,决不伤害别人,我也不跑”,主动归案——施剑翘之父施从滨,曾任直鲁豫军前敌司令,于1925年10月在与孙传芳部的战斗中被俘,“孙即下令将其枭首,悬于铁甲车上,并用白布大书红字为‘新任安徽督办施从滨之头’”。此即民国极为著名的“施剑翘案”。

此案被《大公报》等当年的一线媒体长期追踪报道,引起了民间舆论对施剑翘很大的同情。案件以施剑翘被特赦告终。当年的司法程序,是怎样做出这种判决的?

施剑翘案

律师呼应舆论,诉诸孝道和儒家同情复仇的传统

施家的律师团队(据余棨昌之子称,其父为施剑翘辩护是义务性质,并不收费),主要致力于从如下几个角度为施剑翘辩护

1、施剑翘在案件当中有“自首”情节,应获得减刑。律师们强调施报仇前,已备好书面说明材料,得手后没有逃跑,主动让居士林内的和尚代表她去报警(尽管和尚没有去)。

2、施枪杀孙传芳,是一种出于孝心的“激情复仇”。《中华民国刑法》规定,“犯罪之情状可悯恕者,得酌量减轻其刑”,“当场激于义愤而杀人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施按律应获得减刑。

3、儒家经典有同情“复仇”的传统(1)按《春秋公羊传》的理念,“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不可复仇也”——父亲死于国家法度(受诛),子女不能复仇;若不是死于国家法度,子女可以复仇。(2)柳宗元、王安石等人都强调过在当局不作为(“上不可告”“上下蒙冒、吁号不闻”)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报父兄之仇(父兄非死于国法),审判者应该“权其势恕其情”,给予同情与宽恕。

律师们认为施从滨当年是被孙传芳非法处死;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施剑翘都无法依靠官方去伸张正义,故其复仇之举应该获得同情和宽恕。

4、诉诸道德。为获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施剑翘的首席辩护律师余棨昌,在法庭上直接质问难道“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训已经不被认可了吗?这个案件难道不应该因为孝行而得到充分的同情吗?余明确表示,他绝不认同与“孝”的理念相悖的判决,法律“虽不能鼓励杀人,亦不能掩孝烈”。

公诉人和孙家的律师团队,反对给予施剑翘任何法律上的同情。其理由如下

5、施从滨的死亡,是战争的一部分,不能构成施剑翘报仇的理由。

6、施剑翘不存在“自首”情节,也不是“激愤杀人”。按《中华民国刑法》,自首情节必须在罪行被发现之前实施才有效。施剑翘自首之前,警察听到枪响,早已发现了她的罪行。按《中华民国刑法》,只有“当场激于义愤而杀人者”,才可从轻“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施剑翘将复仇之念埋藏内心十年之久,乃是有预谋的故意杀人。

7、儒家经典不可应用于现代案件,《公羊传》中关于报私仇的理念,不能适用于今天。法院判决时,须尊重现行法律,而非《公羊传》。

8、孙传芳作为前线指挥官,有权审判和惩罚战俘施从滨。施从滨当年所率白俄雇佣军,曾洗劫村庄伤害平民。虽然军事审判的原始文件找不到了,但媒体当年报道称“施从滨死刑,孙传芳判处”,可知施从滨的死经过了司法审判,不是非法杀俘。

1935年12月,天津地方法院开审“施剑翘案”,认定施犯了非法持有军用枪弹及杀人两罪,二罪存在“方法结果之关系”,故以较重之杀人罪量刑,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10年。法院认可了孙剑翘的“自首”情节,也承认其杀人的主观动机是“纯为孝恩冲激”,但仍认定“被告为父报仇,不求法律上正当解决,而竟自行持枪杀人”,乃是违法犯罪行为。换言之,拒绝以“孝行”这一道德因素作为判决依据。

施剑翘和公诉人均不服此次判决。施剑翘认为自己为父报仇情有可恕,但法庭未采纳此点予以减刑。公诉人则认为被告杀人后的行为,不能构成“自首”情节,法庭判决“自首减刑”不当。故上诉至河北高等法院。

尽管舆论铺天盖地地同情施剑翘,但法院更关注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正义,而非突破法律框架,以道德因素(孝道)或者古代儒家经典来容忍施剑翘的暴力复仇行为。故河北高院更为细致地推敲了施剑翘杀人之后的举动,严格依照法律文本,指出其行为不能构成“自首”情节(按民国刑法,“自首”情节必须发生在罪行被发现之前),推翻了天津地方法院的判决。,河北高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论证,认定施剑翘的父亲当年被杀,并未经过公正的审判“施从滨之死,非司与法,亦可灼见。被告痛父惨死,含冤莫伸,预立遗嘱,舍身杀仇,以纯孝之心理发而为壮烈之行为,核其情状,实堪悯恕”。鉴于施从滨的非法死亡,施剑翘的行为具备了获得同情的条件,故判决其7年有期徒刑。

施剑翘对河北高院不采纳“自首”情节不满,上诉至南京最高法院;公诉人则认定施从滨所率白俄雇佣兵曾荼毒地方,罪大恶极,其死不值得同情,也上诉至最高法院。1936年8月,最高法院驳回上诉,维持河北高院的二审判决。最高法院同样坚持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本案的正义,其判决书称1、无论施从滨本人是否罪大恶极,其以战俘身份被孙传芳残忍处死,确实未经公正审判,缺乏程序正义,故可以构成针对施剑翘的同情条件;2、“自首以犯罪未发觉为要件”,施剑翘没有逃走,与“自首”并非一事。

“施剑翘案”发生后,民间组织和有名望的个人,向国民政府请求特赦者甚多。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依据“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颁布特赦令。特赦令承认施剑翘杀人触犯了刑法,但以其孝行“其志可哀,其情可原”为由,赦免了她的七年徒刑。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于1931年5月,可视为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宪法。该法第68条规定“国民政府行大赦,特赦及减刑,复权。”如此可知,施剑翘的被特赦,仍是在法律框架内对正义的实践,而非诉诸道德或者儒家经典。

这种坚持于法律框架内寻求正义的方式,是中国近代司法史上极为宝贵的遗产。今人重温此案,不应仅仅看到施剑翘被特赦这一最终结局,而误以为其系对民意的简单回应、是对孝行的褒奖,更应看到案件判决背后真正的司法逻辑。

奇技网以上就是弱女子施剑翘枪杀大军阀孙传芳最终被特赦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