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年的尾声,我们迎来了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潮汕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准备各种年货,如买鸡、鹅、鸭、鱼肉等。人们还会购买新鲜的水果,尤其是象征吉祥的柑桔和青橄榄,用来迎接亲友。按照旧俗,在过年前,男子需要理发,女子则要“挽面”,如今女子多为剪发美容。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清洗物品和被帐,称之为“采囤”。在除夕的前一二天,各家各户都会制作各种粿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当天,外出的人们都会回家团聚,一家人围炉共享团圆饭。饭后,长辈会给孩童和子女给父母分发“压岁钱”。当晚,农家水缸和米缸都要填满,灯火不能熄灭,象征着“岁岁有余”和“年年不断炊”的美好寓意。随着夜晚的降临,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春天的到来。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摆放大吉、青橄榄和各种糖果迎接亲友的到来。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到亲友家拜年互赠祝福。乡村圩镇还会组织庆新春文娱活动如舞狮、英歌舞等表演来增添节日氛围。吃团年饭时家家户户都会先祭祖然后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享受这一美好时刻无论有什么矛盾都会放下欢聚一堂笑语盈盈过完这一天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初一一早人们就会互相拜年家家户户都会用潮汕柑来拜年取其谐音大吉寓意新年大吉大利十分有趣还有送压岁钱和拜年送大桔等习俗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通过这些活动人们互相传递着祝福和喜悦为新的一年开启了一个美好的开端在潮汕地区的春节习俗中送压岁钱和大桔拜年都是重要的传统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也让人们更加珍视家庭团聚的时刻为新的一年开启一个美好的开端在新春佳节,人们总是用饱含深情的祝福语为亲朋好友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对于年长的长者,我们常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看到他们咧开没牙的嘴笑,我们倍感温馨;对于辛勤工作的朋友,我们会送上“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这些话语如同甘泉,滋润心田。而对于商贾之间,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的吉祥话。若是面对正在勤奋读书的小孩,他们最期待的则是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的祝愿。
当客人到访,主人会热情招待,沏上蜚声在外的潮汕工夫茶。在客人离开之际,主人会欣然留下两个大桔作为回礼,再取出自家的桔子进行交换,寓意互赠吉祥。一些人甚至在新正出门拜年时,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桔子,拜年后仍然怀揣这两个桔子,被人戏称为“换柑运动”。
而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带着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拜年。她们会准备一大袋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重燃过年的氛围。若家中有多个女儿,但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每次有女儿回来都要分一次礼物,虽然只是简单的四块饼干,却满载着深深的情意,真正体现了“礼轻情意重”。姑娘回到娘家,若家中有侄儿,姑母们会再次掏出红包,尽管初一日已经给过压岁钱,但这次的意义截然不同。这种习俗在潮汕被称为“食日昼”,也就是中午聚餐的意思。但女儿们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