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6个人享受国葬(什么样的人去世后,在葬礼
为了国家利益殉职,或者生前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去世后可以国旗盖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为中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进行国葬),可以享受此最高荣誉(死了盖国旗)。
国旗盖棺的例子
2016年6月1日,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部队遭遇恐怖袭击,申亮亮不幸牺牲,年仅29岁。
2016年6月9日下午,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维和烈士申亮亮的遗体从马里运回中国。随着飞机降落滑行,舒缓低沉的《思念曲》响起,覆盖着国旗的申亮亮灵柩,由8名礼兵缓缓抬下军机。
扩展资料
得到国旗盖棺的杰出人士的例子
2004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周学孟、郝广川和郭其红在巴基斯坦汽车爆炸事件中遇难,三人灵柩运抵天津后,灵柩上覆盖着国旗。
201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逝世后,灵柩上覆盖着国旗。后来,灵柩移至柴湾佛教坟场安葬时,还进行一个简单的收国旗仪式。
2015年,三位在马里恐怖袭击中遇害的中国铁建员工遗体抵达首都机场后,在简短的接灵仪式上,工作人员为灵柩覆盖国旗,同事亲友向英灵献花。
百度百科-申亮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蔡锷1917年4月12日 黄兴1917年4月15日 孙中山1929年6月1日 谭延闿1930年9月 卢师谛1930年12月去世 胡汉民1936年6月17日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 胡汉民1936年6月17日 邵元冲1937年3月9日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 熊希龄1937年12月25日 刘湘1938年2月14日 谢持1939年5月6日 林森1943年8月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 张自忠1940年5月28日 佟麟阁1946年7月28日 柏文蔚、陈其美、张继、郝梦龄、李家钰、覃振6人1948年5月19日 戴季陶1949年4月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 李仲麟1920年国葬, 林修梅1921年国葬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 廖仲恺1925年8月 就是这些了哟~~
01
中华民国时期国葬名单有蔡锷、黄兴、孙中山、谭延闿、卢师谛、黎元洪、唐继尧、段祺瑞、胡汉民、邵元冲等,新中国建立后国葬名单有毛泽东(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安葬,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邓小平、霍英东等。
国葬是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国葬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如中国、日本、美国、韩国等。新中国建立后国葬名单有毛泽东(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安葬,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邓小平、霍英东、五八事件中遇难的三名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中华民国时期
1916年12月18日,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国葬法》。
蔡锷: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黄兴: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孙中山:1925年3月14日国会非常会议决议国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国葬于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第二部《国葬法》。
谭延闿:1930年9月国葬于南京灵谷寺。
卢师谛:1930年12月去世,国葬于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国葬于武昌卓刀泉南土宫山。
唐继尧: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国葬于北京香山。
胡汉民:1936年6月17日国葬于广州市郊。
邵元冲:1937年3月9日国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国葬。
熊希龄:1937年12月25日国葬。
刘湘:1938年2月14日国葬于成都市郊。
谢持:1939年5月6日国葬于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国葬于重庆市。
戴安澜:1943年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同年于广州举行国葬,1948年卜葬于芜湖小赭山。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国葬于香港。
张自忠:1940年5月28日国葬于重庆林园。
佟麟阁:1946年7月28日国葬北京蓝涧沟。
1948年5月19日,国务会议通过六先烈国葬案,为柏文蔚、陈其美、张继、郝梦龄、李家钰、覃振6人举行国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国葬于成都。
1918年-1925年间广州政权所举行的国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国葬。
李仲麟:1920年国葬,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
林修梅:1921年国葬,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国葬。
廖仲恺:1925年8月国葬于广州沙河顶驷马岗,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国葬仪式附葬于中山陵旁。
有毛主席、宋庆龄、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霍英东,国葬以国家名义为特殊功勋葬礼由人们举行。葬礼是一种葬礼规范,代表着国家对死者的高度尊重。葬礼存在于中国、日本、美国、韩国等许多国家。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始人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20世纪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年轻时追随她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坚定不移,英勇奋斗,始终与中国人民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妇幼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
周恩来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吴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官、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我国近代史上被实行国葬的第一人是谁?很多人第一印象都会想到,蔡锷、黄兴。这句话说对,不完全正确!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国葬法》,是1916年12月由民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享受这个国葬法的人是蔡锷、黄兴。蔡锷黄兴分别病逝于1916年11月8日、1916年10月31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就任民国总统,鉴于蔡锷、黄兴所作的贡献,他们一起,成为享受国葬法的第一人
蔡锷剧照(王志飞饰)
蔡锷是实现共和制的实际行动者,辛亥革命时期,领导队伍在云南推翻了清朝统治。另一个重大贡献是领导了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政体。黄兴是领导辛亥革命先驱、领袖中华民国创始人之一。
黄兴剧照(成龙饰)
葬礼仪式,严格按照国葬法的要求,对国葬经费、都有详细规定。主丧人是孙中山、唐绍仪、李烈钧、蔡元培。《国葬法》特地为蔡锷、黄兴定制的国家法典。
实际上,民国时期,第一位享受国葬规格的是人,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去世后,时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做出了如下决定全国各级机关下半旗致哀3天,参议院不仅要下半旗,还休会1天,各级官员穿孝27天,这是史无前例的规格。袁世凯还亲自,臂带黑纱去致祭,“女中尧舜”的横幅醒目地挂在灵堂上方,这场全国性的追悼大会。在太和门广场举行的全国追悼会,有超过5万人参加。隆裕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降半旗致哀的人。在隆裕太后吊丧期间,各国公馆也均下半旗,表示致哀。隆裕太后被看成了一个国家重要功勋人物。
隆裕太后剧照(范冰冰饰)
作为一个已经逊位的前朝太后,为何能受到如此隆重的国葬级待遇?隆裕太后最大贡献,就是使清朝顺利退位,还政于民。当时清朝分为两派,大部分皇室宗王都主张要和革命党人拼个鱼死网破,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又该陷入几十年的血腥内战中。她同意宣统皇帝退位时,遭到众大臣的反对。,隆裕太后召集袁世凯、奕劻商议国事,表态说,此事全权交给你们办,办不好不怪你们,皇帝小,将来长大了也不怨你们,都是我自己的主意。此事,王公大臣还是不同意,此时,隆裕太后表态说,这不仅仅是我们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安好,就好
国葬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无公开的国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政协主席等人逝世后可下半旗志哀。
一些政府参与操办的高规格葬礼有类似国葬的成分,并从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级
1,官方讣告用词、媒体报道的显著程度和持续时间;
2,遗体告别、灵车移送、追悼会仪式的参与规模、到场的政府官员人数和级别;
3,护送去火葬场的礼兵人数、下半旗天数等。
4,实际举行的葬礼中,规格最高者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最终处理,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
这两次的讣告都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名义发布,报纸刊登巨幅遗像,官方媒体对其逝世和悼念的报道持续一个月左右,其各主要仪式均有现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出席。
(一)降半旗致哀。一般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重要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宗教精神领袖等规格高至国葬的人员去世后,各国多有降半旗致哀的惯例,如我国重要领导人或友好国家首脑去世后,就有在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馆以及其他悬挂国旗的重要场所降半旗以示哀悼的做法。
(二)鸣炮致哀。当举行国葬时,许多国家都有鸣炮向死者致哀的规定,但各个时期以及对不同的领导人,所鸣炮的响数会有所不同。如我国1929年6月1日在南京安葬孙中山先生时,鸣礼炮就多达101响。
(三)鸣笛致哀。国家的首脑去世后,在举行国葬时,火车、轮船、战舰、汽车、工厂等可以产生轰鸣的笛器鸣响三分钟以示致哀的做法,我国1976年为毛主席逝世就曾鸣笛致哀。
(四)停止娱乐宴致哀。平常家中死了人,亲朋一定非常悲痛,停止玩乐宴席亦在情理之中。
(五)停止工作致哀。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有些国家规定在举行国葬时,局部或全国停止若干时间的工作,在此时间内向死者默哀悼念。在我国安葬孙中山时就有过全国停止工作三分钟的规定。
(六)规定哀悼日致哀。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有的国家规定从某日至某日为全国哀悼日,时间长短不等。
(七)用蓝色印章致哀。有的国家在举行国葬时,认为官署公文用红色印油是对死者的不尊敬,故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官署文件必须用蓝色印章。孙中山先生逝世时,我国就有过官署文件用蓝色印章1个月的规定。
(八)迎灵送灵致哀。有的国家在举行国葬时,专门组织各界代表进行迎灵和送灵,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我国解放后,虽没有明确规定,但人们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和敬仰,多次出现过自发地迎灵送灵场面,如周恩来去世时就曾出现过大批群众迎灵送灵的景象。
(九)唁电、唁函致哀。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当不能亲往时,无论是国与国、单位与单位、亲朋友好之间,都可以采取拍发、寄发唁函的方法,向死者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
(十)献送花圈致哀。为了对死者表示哀悼,无论是本埠或外埠,本国或外国,都可以采取请人代购代送或者自购自做自送花圈的方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2018)无公开的国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政协主席等人逝世后可下半旗致哀。
一些政府参与操办的高规格葬礼有类似国葬的成分,并从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级
官方讣告用词、媒体报道的显著程度和持续时间;
遗体告别、灵车移送、追悼会仪式的参与规模、到场的政府官员人数和级别;
护送去火葬场的礼兵人数、下半旗天数等。
实际举行的葬礼中,规格最高者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安葬,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
这两次的讣告都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名义发布,报纸刊登巨幅遗像,官方媒体对其逝世和悼念的报道持续一个月左右,其各主要仪式均有现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出席。
1916年12月18日,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国葬法》。
波兰为总统卡钦斯基夫妇举行国葬
蔡锷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黄兴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孙中山1925年3月14日国会非常会议决议国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国葬于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第二部《国葬法》。
谭延闿1930年9月国葬于南京灵谷寺
卢师谛1930年12月去世,国葬于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国葬于武昌卓刀泉南土宫山
唐继尧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国葬于北京香山
胡汉民1936年6月17日国葬于广州市郊
邵元冲1937年3月9日国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国葬
熊希龄1937年12月25日国葬
刘湘1938年2月14日国葬于成都市郊
谢持1939年5月6日国葬于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国葬于重庆市
戴安澜1943年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同年于广州举行国葬,1948年卜葬于芜湖小赭山。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国葬于香港
张自忠1940年5月28日国葬于重庆林园
佟麟阁1946年7月28日国葬北京蓝涧沟
1948年5月19日,国务会议通过六先烈国葬案,为柏文蔚、陈其美、张继、郝梦龄、李家钰、覃振6人举行国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国葬于成都
1918年-1925年间广州政权所举行的国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国葬
李仲麟1920年国葬,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
林修梅1921年国葬,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国葬
廖仲恺1925年8月国葬于广州沙河顶驷马岗,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国葬仪式附葬于中山陵旁
实际上自1948年《国葬法》修法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从未援引《国葬法》规定举行国葬,严格来说列名于本小节者仅能说是拥有相当于“国葬”规格的葬礼。
近代中国国葬第一人——蔡锷。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 ,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
拓展资料
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
受礼人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布公告明文宣布国葬)、邓小平、霍英东、庄世平、五八事件中遇难的三名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
扩展资料
实际举行的葬礼中,规格最高者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安葬,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这两次的讣告都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名义发布,报纸刊登巨幅遗像,官方媒体对其逝世和悼念的报道持续一个月左右,其各主要仪式均有现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出席。国葬是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国葬制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早制定《国葬法》,在建国60年有关国葬仪礼活动的实践基础上,全面规范国葬制度,通过依法进行国葬来深刻缅怀和深切吊唁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杰出人士。
1916年12月18日,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国葬法》。蔡锷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黄兴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孙中山1925年3月14日国会非常会议决议国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国葬于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第二部《国葬法》。
谭延闿1930年9月国葬于南京灵谷寺
卢师谛1930年12月去世,国葬于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国葬于武昌卓刀泉南土宫山
唐继尧: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国葬于北京香山
胡汉民1936年6月17日国葬于广州市郊
邵元冲1937年3月9日国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国葬
熊希龄1937年12月25日国葬
刘湘1938年2月14日国葬于成都市郊
谢持1939年5月6日国葬于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国葬于重庆市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国葬于香港
张自忠1940年5月28日国葬于重庆林园
佟麟阁1946年7月28日国葬北京蓝涧沟
1948年5月19日,国务会议通过六先烈国葬案,为柏文蔚、陈其美、张继、郝梦龄、李家钰、覃振6人举行国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国葬于成都
1918-1925年间广州政权所举行的国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国葬
李仲麟1920年国葬,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
林修梅1921年国葬,1928年迁墓穴至岳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国葬
廖仲恺1925年8月国葬于广州沙河顶驷马岗,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国葬仪式附葬于中山陵旁
实际上自1948年《国葬法》修法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从未援引《国葬法》规定举行国葬,严格来说列名于本小节者仅能说是拥有相当于“国葬”规格的葬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无公开的国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政协主席等人逝世后可下半旗志哀。
一些政府参与操办的高规格葬礼有类似国葬的成分,并从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级
官方讣告用词、媒体报道的显著程度和持续时间;
遗体告别、灵车移送、追悼会仪式的参与规模、到场的政府官员人数和级别;
护送去火葬场的礼兵人数、下半旗天数等。
实际举行的葬礼中,规格最高者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其中毛泽东因其遗体没有安葬,严格地说只是悼念仪式而不是葬礼)。这两次的讣告都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名义发布,报纸刊登巨幅遗像,官方媒体对其逝世和悼念的报道持续一个月左右,其各主要仪式均有现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出席。
受礼人员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宋庆龄(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布公告明文宣布国葬)
邓小平
霍英东
五八事件中遇难的三名记者
汶川地震遇难同胞
玉树地震遇难同胞
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
女明星
- 个人旅游白俄罗斯签证(去白俄罗斯需要办理签证
- 国庆去上海旅游攻略(国庆去上海旅游攻略图)
- 如何有效缓解便秘问题
- 妈妈为什么晚上总是嗯的叫
- 世界十大名著没有中国(世界十大画家为什么中国
- 世界十大帝国(2024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正式发布北
- 海克斯科技食品什么意思
- 胡海峰亮相风声发布会 自曝PK苏有朋有压力
- 中国获得多个世界之最(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评
- 气体世界之最(夏威夷“世界最活跃火山”爆发,
- 历代总理风采:中国历任总理都有谁
- 中国十大床品品牌(#高性价比床品品牌推荐)
- 西安周边旅游景点
- 如何看待宋清辉 深度其影响力与贡献
- 哈尔施塔特小镇是哪个国家(中国哈尔斯塔特小镇
- 顶寒风拍运动服广告 孙燕姿50万入袋